招生考试网
学历|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|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
资格|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|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
工程|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|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| 教案 论文 文档
IT类|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-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
 3773考试网 - 公务员考试 - 公务员面试 - 面试热点 - 甘肃面试热点 - 正文

甘肃省公务员2014年面试辅导:古文观点不再晦涩难懂

来源:2exam.com 2014-6-16 20:34:47


 

 观点类综合分析一直是面试备考中比较难以把握的题目,很多考生是“避之唯恐不及”,即便是自我知识储备丰富、文学底蕴深厚的考生,也是稍显愠色。其中一个重要的担心,怕是在考场上遇到晦涩难懂的古文。如果连题干的意思都不理,还何谈答题答得思路清晰有条理、逻辑严密有亮点?

  从往年的福建省公务员面试真题中来看,对于古文观点类的考察数量不是很大,只有2010年考察的比重较大些。近几年来福建省的古文观点类综合分析真题详细如下:
 

2013年福建省公务员面试(2013年6月22日上午第二题) 习总引用古语“善禁者,先禁其身,而后人”,请结合公务员的职业特点谈感想。
2012年秋季福建省公务员面试(2012年11月16日第二题) 韩非子说:“千丈之堤,以蝼蚁之穴溃;百尺之室,以突隙之烟焚。”你怎么看?
2010年春季福建省公务员面试(2010年4月14日下午第二题) 你是如何理解“木秀于林风必摧之”的丛林法则的?
2010年秋季福建省公务员面试(2010年11月22日上午第四题) 古人说:“人有智,而无机,无功”,而哲学家尼采说,“任何人都不能信仰机遇”。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看法。
2010年秋季福建省公务员面试(2010年11月22日下午第四题) 俗话说:“先入道,后出道”,你怎么理解?
2010年秋季福建省公务员面试(2010年11月23日下午第二题) 有人说:“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”,还有人说:“违法必究、执法必严”,请从执法角度谈谈你对看法。
2010年秋季福建省公务员面试(2010年11月26日下午第四题) 论语里说“智者不惑”,请问你怎么理解?
 
2010年秋季福建省公务员面试(2010年11月27日下午第四题) 《礼记》有言:“礼尚往来。往而不来,非礼也;来而不往,亦非礼也”。请问你怎么看?
2010年春季福建省公务员面试(2010年4月14日上午第二题) 古语有云“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”。结合现实生活谈谈感想。
2009年春季福建省公务员面试(2009年4月16日下午第四题) “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”结合建设和谐社会谈谈你的看法。

  通过这些题目,不难发现,个别也会有句意拿捏不准的古文。当遇到生涩难懂的观点类时,如何才能准确把握意思,以便进一步更好的阐释观点呢?这里笔者给大家提供一种方法,称之为:拆分联想法。该方法是将这些古文以字为单位进行拆分并组词,再根据词语的语义倾向进行联想,从而得出观点的意思和倾向。例如:

  “人有智而无机无功”,可以这样进行拆分联想:人(人们)---有(拥有)---智(智慧)---而(但、却)---无(没有)---机(机遇)---无(没有) ---功(成功),也就是人只有智慧而没有机遇就不会成功,这句话强调了机遇的重要性。

  “先入道,后出道“,可以这样进行拆分联想:先(首先)---入(进入)---道(门道、道路)---后(后来,然后)---出(出来)---道(门道、道路),也就是(做一件事,)首先要进入到这个领域里边,获取知识门道,掌握它的规律,而后才能“出道”,做出自己的成就。古人云:道之道非常道。其实这里的“道”指的是规律。这句话就是说在遵循一定规律基础上在进行创造创新。


  • 上一个文章:
  •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
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    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@163.com联系.
    推荐文章
  •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


  •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导航 |
    琼ICP备12003406号